《中庸》-1 The state of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T]

儒家: 禮記 – 《中庸》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The state of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475-221 BC)  aka “Doctrine of the Mean”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 by James Legge)

《中庸》1 : — 有關「天命之谓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What Heaven has conferred is called The Nature; an accordance with this nature is called The Path of duty; the regulation of this Path is called Instruction (Teaching).

The Path may not be left for an instant. If it could be left, it would not be the Path. On this account, the superior man does not wait till he sees things, to be cautious, nor till he hears things, to be apprehensive. There is nothing more visible than what is secret, and nothing more manifest than what is minute. Therefore the superior man is watchful over himself, when he is alone. While there are no stirrings of pleasure, anger, sorrow, or joy, the mind may be said to be in the state of Equilibrium. When those feelings have been stirred, and they act in their due degree, there ensues what may be called the state of Harmony. This Equilibrium is the great root from which grow all the human actings in the world, and this Harmony is the universal path which they all should pursue. Let the states of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exist in perfection, and a happy order will prevail throughout heaven and earth, and all things will be nourished and flourish.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天命:天赋。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 朱熹)。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 ,并无神秘色彩。(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 “没有什么更……” 的意思。见(xian):显现,明显。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4)中(zhong):符合。(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 “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 “道”,按照 “道” 的原则修养叫做 “教”。 “道” 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 “道” 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 “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 “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 “中和” 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

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 “慎其独” 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 “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 “中庸” 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 “中”、“和” 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 “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 “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 “中和”。人人都达到 “中和” 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 “思孟学派” 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 “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 “四书” 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綱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 “孔门传授心法” 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中庸》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 “中庸”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 “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